光明网
图为胡惠月在与育才特教学校里的孩子交流。 李娇阳 摄
题:广西特殊教育学校八旬校长:从帮助孩子成长到给家长以安慰
作者 李娇阳
“阿婆、阿婆……”饭点时间,当81岁的胡惠月走进广西柳州市柳北区育才特教学校(以下简称育才特教学校)的一间教室,十余名孩子正在听着钢琴曲吃饭,他们齐齐回头看向胡惠月,兴奋地叫道。
胡惠月是育才特教学校的校长,教书工作贯穿她的职业生涯。退休后,她投身特殊教育工作,至今已有25年。目前有近百名学生在该校接受特殊教育,当中以患自闭症的孩子居多。对于部分孩子而言,“阿婆”,是他们一生中开口说出的第一个词。
“我是谁?见到我要叫什么?跟我说,‘阿婆’。”这是胡惠月与孩子们的日常对话。她表示,许多孩子在到校之初,几乎不会说话,语言技能的学习以“鹦鹉学舌”般的方式进行,“阿婆”一词因发音简单而成为他们“攀爬”语言阶梯的“第一级台阶”。此后便是发音更复杂的词语,意义简单的句子。在老师将某一词句重复多遍后,他们学会了复述,但仍然难以真正理解对话的含义。
图为《生活适应》课程的教学用书。 李娇阳 摄
胡惠月表示,学会与外界建立沟通,是语言课程存在的根本意义。她拿起手边崭新的教科书,介绍道:“《生活适应》这门课程几乎仅在特殊教育学校开设,目的是帮助孩子们学会生活自理。理解事物的用途,表达自己的情绪与需求,掌握基本生活技能……一切都建立在他们能与外界进行沟通的基础上。”
学校里,语言教学工作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因为孩子们无法理解抽象概念,实物教学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搭建,为的是当他们从这里离开时,能够在社会上自食其力。
“他们能通过工作谋生是家长最朴素的愿望。从学校毕业后,如果因未能找到工作而长时间待在家里,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容易就此中断,将此前学会的技能‘还给’老师。”胡惠月表示,孩子毕业数年后,家长再次将其送回学校的情况并不少见。
图为胡惠月在写听课记录。 李娇阳 摄
在胡惠月和学校里其他老师眼中,这些孩子单纯可爱,对手工、种田挖地等体力劳动充满热情,与普通孩子并无两样。只是他们难以明白,老师和家长对于他们的未来的忧虑。25年间,许多老师因为“心累”而选择离开。“他们对这些孩子抱有极大的同情,却深感无能为力。”胡惠月表示,面对无法选择离开的家长们,她看到的是悲哀与困境。
“很多孩子都来自单亲家庭,有抑郁倾向的家长不在少数。学校不仅是让孩子成长,更是帮助家长,他们很需要我们。”提起办学初衷,她如此说道。在育才特教学校,老师以已婚女性居多,胡惠月表示,母亲、教师身份的叠加,让她们带着母爱面对孩子,同时能更深层地理解孩子家长。45岁的马有娟,令她十分欣赏。
马有娟曾是一名幼师,去年进入育才特教学校,她的选择得到了她15岁的儿子的支持。“我儿子曾经在一个活动中,为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表演过诗朗诵。得知我的决定,他说:‘妈妈,你真伟大。’”马有娟笑道。
在开始面对育才特教学校里的孩子时,马有娟曾感到不适应。“他们对教学内容容易遗忘,平时情绪多变。”她表示,通过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行为模式,她开始掌握“征服”他们的办法。当一个孩子能从随意走动到坐在座位上完整听完一节课,当他们能将一个句子完整复述……马有娟便在教学工作中看到了希望——通过教育,孩子能够开始理解规则、建立沟通,“特殊”就不再是困住他们的“围城”。
如今,胡惠月的工作内容,更多的是进入课堂旁听,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向老师们提出建议。她计划在另一个校区开辟一块田地,让从学校毕业的孩子能够从事体力方面的劳动,并从中获取一定收入。“自食其力是一种尊严。”她表示。
81岁的胡惠月满头白发,她曾见证一个孩子4岁入学,从来时不会说话,到能够自己乘车回家。她曾悄悄跟在他身后,以确认他不会迷失在半路。也曾教过他,在公交车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露出校牌,以免遇上不够友好的目光。但她更希望,未来,他们能坦然告诉别人,尽管生来有障碍,但他们仍能担负起自己的人生。
“阿婆再见!”如今13岁的少年,挥手同她道别,在傍晚时分,独自踏上回家的路。(完)
责编:晨风
责编:晨风
- 下一篇:小小少年烦恼多,青少年的“心事儿”如何解?
- 上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