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很长时间以来,学术界的“圈子文化”一直是学术界很多人都不明说,但都清楚的事情。之所以不明说,是因为“混圈子”“跑关系”这种事情,发生在社会清流的学术界里,始终是一件有辱斯文、提不上台面的事情;之所以都清楚,是因为发论文、提职称、跑项目甚至找工作,想绕开圈子有时候真的很难。一些博士生导师,甚至在带博士的时候,就苦口婆心地“教育”博士圈子的重要性,以至于开个学术会议,你常常可以看到老先生们在认真探讨问题,而一些青年学者们却热衷于加微信、拉感情、交朋友。久而久之,一些地方的学风就被圈子文化所败坏,结果就是:干好干坏全看你是谁的人,科研能力高低的核心竞争力是“圈子”。国家这些年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花了那么多钱,可是一些项目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多少和这种不良文化有关。
学术界的圈子文化之所以存在,原因有三:
其一,学术界与其他大众领域不同,门槛较高,“界内”人员较少,很难避免熟人环境。一些专业甚至全国就那么几百上千人在干,并且其中的大部分人可能都是几家重点院校培养出来的,这样一来二去,想不熟悉都难。一些小学科往往比大学科圈子文化更严重,原因就在于此。
其二,学术界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权威色彩,因此易于形成圈子。科学不以人数多少论对错,一个大科学家的声音胜过一群研究者的声音。各种称谓、职称、评奖的设置初衷,是为了激励人才,但一些时候,评着评着就变成了“帽子”满天飞,异化成金字塔型的权力结构与利益结构。在这种结构的顶端,往往产生稳定、熟悉且彼此经常有利益合作甚至交换的圈子,圈内人难以破圈,圈外人难以入圈,圈子+师徒制的学术生产活动由此产生。
其三,自身的利益刺激了圈子的恶性膨胀。老实讲,无论在哪个国家,学术活动、科研活动中都难以避免圈子的形成。所谓学派、师门、学术共同体,多少都带有熟人圈子的味道,关键就在于圈子文化不能凌驾于公平、公正的规则之上,更不能成为规则。在学术研究的过程当中,内行人自我评价、同行互评都是常态,这意味着相比于市场、行政等领域,对它的监督的确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很多时候,文章差不多,收谁不收谁,项目差不多,给谁不给谁,怎么说都合理,而且的确相差不大,举贤不避亲还是任人唯亲,很难一概而论。需要警惕的是,当钱太多、利太大、“帽子”的得失、项目的成败越来越功利之时,本该是清流的学术研究,就会变成追权逐利的浊流。
所以,要想破掉“圈子文化”,除了要靠学术界主流的不忘初心之外,还是要在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上下功夫。比如内部机制,可以考虑在项目评审、重点核刊这样的重大利益之中,为圈内非主流留下保底份额。这类似于,国家在招投标过程中,为了避免大企业形成寡头垄断,而对于中小企业、地方企业采取的预留市场份额的保护措施。又比如在项目评审当中,要参考独立董事制度,引入外部评审,打破内部人对学术资源分配权力的垄断。外部环境则要积极鼓励社会资源进入到学术领域之中,来自市场和企业的钱多了,大家就不用憋着劲儿抢国家项目了,来自社会的课题多了,评价标准就会多元化,“帽子”的分量也就随之下降。
责编:果果
责编:果果
- 下一篇:在这里,看到版本中的中国
- 上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