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22上海科技节系列活动之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上,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提出,上海要建立海派科普。
汪品先说,海派应该是一个正能量的名字,它具有东西方文化结合的特征,而且善于打破常规,那就是创新。
良好的科技传播生态应该是什么样子?在汪品先看来,关键是有激情。
“科学不光是有用的,也是有趣的。”他说,当科学家从象牙塔走出来,找到跟大家的共同兴趣和共同语言,并产生共振,那会是一种非常大的力量。
汪品先对此有着非常深刻的感受。他在同济大学开设“科学与文化”课时,甚至不少中学生慕名而来。“他们抢前排座位的这种激情让我非常感动。”他说,科学家积极投身科技传播是一种激情,是能够引发公众积极参与的热情的。
86岁的汪品先,从几十年前就非常善于通过媒体,向公众传递科学精神。去年,他成为首位入驻B站的院士,短短数月就吸引了百万粉丝,成为B站年度百大UP主。
“我作为老师上课,只有几十个人听讲;我写的文章,可能有几千个人看;但是b站的那些弹幕出来的时候,好像你就能听见幕后众多的声音。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让我们的公众和科学家看到彼此的激情。”汪品先说,这超出了他的想象。
“作为科学家,要找到与公众之间的接触点。”汪品先说,在他主持的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上,他设置了一个专题叫“华夏山水的由来”,包括“桂林山水为何甲天下”等。结果,这个专场气氛特别热烈。
“上海是一座有科学传统的城市,徐光启是在上海翻译的《几何原本》,上海一定有能力像华盛顿等城市一样,让各种博物馆、科技馆成为城市的风景。”汪品先说,上海应该做科学传播排头兵,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建设海派科普的城市而奋斗。
责编:米豆
责编:米豆
- 下一篇:8所高校、1家研究所和3家科技馆携手,长三角科技传播联盟成立
- 上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