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
在《独行月球》上映前,提起导演张吃鱼,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谁。
除了是电影导演、编剧,今年36岁的张吃鱼还是个痴迷于动漫的二次元宅男,他喜欢《海贼王》《棋魂》《异世界的舅舅》等动漫;还写过网络小说,出版了《我的模特邻居》《青春是一场折腾》两部网络小说。2011年年底,开心麻花招编剧,张吃鱼应聘成功。到了开心麻花后,张吃鱼从编剧做起,写过网剧、话剧,后来开始写电影剧本。
张吃鱼想把漫画《独行月球》搬上大银幕,经过长达五年的创作与筹备,包括剧本概念设计,月盾基地的搭建,虚拟拍摄等诸多前期工作,先后有上万名工作人员参与其中。2020年12月,《独行月球》正式开机拍摄。
导演张吃鱼
《独行月球》是张吃鱼独立执导的第一部电影长片。8月9日红星新闻记者截稿时,《独行月球》票房已突破20亿,是今年暑期档首部票房破20亿的电影。
在业内人士看来,科幻喜剧想要拍好不容易,科幻意味着花费大量特效、时间和金钱,喜剧则需要逗乐观众。《独行月球》是开心麻花第一次涉足科幻喜剧,面临不少难题。主演沈腾曾表示:“驾驭这么大的一个片子,非常考验一个导演的综合能力,非常难。”
在张吃鱼看来,每个题材都会有自己的难点。喜剧,能不能让观众笑是它的难点评;科幻,怎么去建立世界观,可能是它的难点。“但我觉得拍一部片最难的,依然是对每场戏本身的把握。只要戏到位了,别的都是锦上添花。”
谈特效|“刚子”拥有5000万根毛发
红星新闻:《独行月球》创暑期档票房纪录,目前,影片依然保持着强劲的票房走势,如何看待现在取得的成绩?
张吃鱼:非常感谢观众对《独行月球》的厚爱,拍摄、制作这部电影就是希望能给观众带去快乐,对于我们开心麻花来说,更看重的是观众的口碑。
红星新闻:开心麻花影业董事长、《独行月球》总制片人刘洪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本片是开心麻花至今投资额最高的电影,影片确实在科幻设定和特效上下了不少功夫。首次尝试科幻,特效方面难度最大的地方在哪里?
张吃鱼:特效方面最难的就是金刚鼠,刚子。衡量一家特效公司的水平,主要就是看他能不能做好一个数字生物。而刚子拥有5000万根毛发,人的头发大约只有10万根,而且相比于长毛,金刚鼠的短毛困难程度更是翻倍。可以说,“刚子”代表了国内特效最顶尖的水平,制作难度也可想而知,“刚子”很多镜头制作时间都接近1年~1年半,其中不少特写镜头单帧的渲染时长就达到20~30小时。
电影海报
红星新闻:有人说,科幻是偏向理性的,科幻与喜剧的搭配则造成有些适得其反的消解作用。
张吃鱼:科幻和喜剧确实有先天的难以调和,科幻是冷色调的,陌生的;喜剧是暖色调的,接地气的。但是只要处理好,我认为两者依然可以相辅相成。比如全篇开始的第一句台词“就不知道去了月球我这个社保还能不能续上”,去月球是科幻的背景,续社保是接地气的喜感,两者放在一起的反差感反而增强了戏剧化的效果。
红星新闻:与开心麻花以往的喜剧不同,这次《独行月球》搞笑段子有所减少,增加了独孤月与马蓝星(沈腾和马丽在《独行月球》中的角色)的感情戏,为什么?
张吃鱼:有两个层面的考量:一是之前的作品观众看完可能觉得只有笑,所以希望能给观众带去更丰富的观影体验,这就势必会压缩喜感部分的空间,也就是说只有把原来做喜剧桥段的戏分让渡出来,才能让观众收获更多情绪;另一个是我自己更偏爱有笑有泪,充满浪漫气质的故事,我也希望能够借此拓宽喜剧的宽度。
谈演员|沈腾展现了层次丰富的表演
红星新闻:有观众将沈腾扮演的独孤月比喻为月球的“孤勇者”,对此你怎么看?
张吃鱼:很形象,又孤独又勇敢,既像独孤月,也像在片场拍戏时的腾哥。
红星新闻:很多人期待“沈马组合”(沈腾和马丽组合)。相比他们之前联袂出演的作品,你觉得这次两人有突破吗?
张吃鱼:我认为腾哥、丽姐完美地诠释了独孤月和马蓝星这两个人物,他们通过这两个角色所展现出的表演,是在他们以往作品里前所未见的。
腾哥在面对地球“爆灯”、和地球第一次通话、谢幕告别等情节里都展现了极其细腻的,层次丰富的表演。
丽姐塑造了一个全片的“定海神针”,她是一个冷酷的女指挥官,但最终也发现了自己心里柔软的一面。
沈腾片场照
红星新闻:沈腾在电影里有不少感情戏和独角戏,对他来说难点吗?
张吃鱼:在这方面,我能帮助腾哥的地方极其有限,大部分时候都是靠腾哥本身的表演天赋完成的。其实腾哥原本就具备这样的表演能力,只是《独行月球》这部戏给他提供了这样一个发挥的空间。
红星新闻:从导演的角度讲,压力来自于哪里?
张吃鱼: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可,是我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另外,有开心麻花、沈腾、马丽这三个标签在,我绝对不能拖后腿。
责编:百合
责编:百合
- 下一篇:名人荐书与家国情怀
- 上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