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网
近日,一段“护士在抢救幼儿过程中玩手机”的视频引发关注,一篇指责护士和医院耽误救治的短文也在社交媒体流传。网友的愤怒、责备乃至网暴迅速汇成舆论海啸,向当事医院和护士扑来。然而,事实却很快被证明并非如此。
当地有关部门次日发布的情况说明与通话记录显示,该护士是在用手机呼叫其他同事来进行抢救,且医院在家属签字放弃抢救后,仍努力进行心肺复苏等其他措施近3个小时,根本不存在漠视生命的情况。一纸通告,还原真相,网络舆情也就此平息。但真相大白,难道就是这类事件的终点吗?
不只是医患纠纷,近年来在明星婚恋、性别议题、校园安全等各种舆情事件中,我们都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一些别有用心者,揣着这样那样的目的在社交媒体断章取义、凭空捏造、渲染矛盾。尽管大量事件最终真相都水落石出,但鲜有在舆论场中信口雌黄、喊打喊杀者受到应有处罚,只剩被无端伤害的当事人独自默默“舔舐伤口”。这种言行与责任的严重不对等,也让网络空间无休止地上演乱棒横飞一地鸡毛。
言行有界,这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矩,但要在网络空间划定底线,却不是件易事。一方面,当事人维权成本较高,很难对谣言的炮制者追责到底。即便少数人选择 “硬刚”,也深感查证举证之难。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参与谣言传播的网民,现有技术和法律很难追责到每一个人,一定程度助长了“法不责众”心态。网络上,甚至还有大批靠“谣”吃饭的自媒体、视频号,伪造出对当事人的采访以骗取流量,着实无孔不入、无瓷不碰。
最大限度遏制谣言的生产与流布,依法亮剑是最好的办法。从“德阳女医生遭网暴自杀案”,到“女子取快递遭诽谤案”,在这些案件中,检察机关主动介入提起公诉,彰显出打击网暴上的司法担当。但要看到,法律是社会规范的底线,是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很多网暴事件其实可以化于未萌,而平台就是最重要的责任人。作为把关人,平台不能“双标”当头,社会舆论关注就重拳出击,事件热度不够就视而不见。只有对此类事件设立统一的处罚标准,凡是用户举报一经核实造谣就处罚到位,同时完善个人维权的渠道,才能最大可能降低谣言、网暴的治理成本。
身处信息化时代,一个人不经意间的言行片段,都可能被人拍摄下来放到网上引发各种解读。“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不辨真伪、添油加醋的人多了,任何人无辜躺枪的概率都会增大。转发跟风之前多三思,朴素的正义感才不至为人利用。
责编:百合
责编:百合
- 下一篇:全国专项打击!假“白大褂”,就是坑老“画皮”
- 上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