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陆 注册
科技经济网首页 >收藏 >正文

“收藏”历史的年轻人:从黑白电影胶片中汲取红色力量

2022

/ 07/19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责编:茉莉

手机查看

 

  “我的青春奋斗路上,有红色电影催人奋进。”在铁路合肥车务段青年职工李明龙家中,摆放着整整8箱影碟、近百部电影老胶片,以及两台“古董”放映机。每个物件,都被他打理得干干净净。

  “老电影胶片收藏门槛较高,保存不易、占地空间大,且需要配套的放映机才能播放。周围很多年轻朋友在收藏动漫模型、运动鞋,我的爱好显得很‘中老年’。”对32岁的李明龙来说,电影胶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承载着几代中国人无法磨灭的珍贵记忆。如果不去保护,随着岁月的淘洗,它将逐渐消失。”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看电影是为数不多的消遣娱乐方式之一。父母工作繁忙,李明龙由爷爷奶奶带大。“小时候爷爷常带我去看电影,他当年为我讲解电影情节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李明龙说,在新中国成立那年,当时16岁的爷爷光荣入党,勤恳工作,目前已退休。

  2014年,李明龙进入铁路部门工作。有了经济能力后,他开始收藏老电影胶片、海报等,“这既能回忆和爷爷共处的时光,更可以借此了解过去的故事,将我们的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有一次,他在网上看到一位电影发行公司的老员工出售藏品,就特意坐高铁去江苏昆山收来了10部老电影胶片;有一部珍贵的黑白纪录片《少奇同志,人民怀念你》,是他在河南郑州的一家电影胶片交易市场淘来的。他说,电影胶片是消耗品,过度播放、保护不当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耗,只有亲自去看才能确认胶片的完整度。

  拿到新胶片后,李明龙会仔细地擦除其片夹上面的铁锈,重新进行喷漆来保护其不被腐蚀,有的甚至会一帧帧进行手工修复,“每当看到这些修复后的胶片在播放时声画清晰、不跳片,我内心充满成就感”。

  李明龙还珍藏着两台“古董”放映机。其中一台是南京电影机械厂制造的长江FL-16-2型放映机,“在业界俗称‘老五四’,当年风靡全国,见证过中国老电影的辉煌时刻”;另一台是同厂上世纪70年代生产的长江F16-4A型,因操作更为便利,他平时习惯用它来放映,还曾用它给同事播放过新中国成立前拍摄的老电影《万家灯火》,电影讲述的是国统区底层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

  李明龙手里有一张装裱好的电影《巍巍昆仑》的海报,这是一家放映公司的退休员工赠予他的。该影片以解放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彻底粉碎蒋介石“黄河计划”的故事,是新中国成立40周年时的献礼片。

  对李明龙影响最大的电影是《上甘岭》。“爷爷第一次带我看这部电影时,我才8岁,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感染了我,手上都是攥紧拳头出的汗。现在每当听到歌曲《我的祖国》,这部电影的画面就会浮现在我脑海中。”他说,后来又将它看了七八遍,“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悟”。

  每次播放完毕,李明龙便小心翼翼地将胶片放进护片袋中。“通过观看胶片电影,我了解到很多革命故事,进一步领悟到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说,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我刚上班那会儿,安庆还没有通高铁,现在铁路四通八达,我家乡明光市的高铁站也在建设之中。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能参与、见证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我觉得很幸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单位邀请李明龙为职工放映胶片电影。他很感慨,“和同事一起重温历史、忆苦思甜,从慷慨悲壮的热血岁月中可以汲取前行动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讯员 张婷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8月30日 04 版)


责编:茉莉

责编:茉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页面下面联系我们留言说明,内容由作者注册发布,中国科技经济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推荐
精彩图文
资讯排行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中国互联网协会

网络 110报警服务

北京互联网举报中心 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 首都互联网协会

官方联盟媒体: 官网微博 - 今日头条 - 网易新闻 - 腾讯新闻 - 一点资讯 - 新浪财经 - 搜狐媒体 -百度新闻 - 360新闻 -- 澎湃新闻 - 大鱼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人员查询 - 本网公告 - 线索发布 - 线索发布 - 直播现场

 

(c)2008-2022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nomic Net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 京ICP备12018353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