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7月2日,以“共读长江与运河”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江苏书展新华书房读书论坛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在论坛上,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教授成长春聚焦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畅谈江苏如何立足国家重点建设区定位,高质量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走在前列。
万里长江流经南京、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泰州和南通等江苏8座城市,既是滋润百姓,养育万物的生命之江,也是文脉绵长、充满灵性的文化之江。在成长春看来,江苏具备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先行示范段的基础条件。
成长春表示,建设国家文化公园,这对于丰富完善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长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和中华民族的共同创造,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也都是坚定文化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核心资源与力量。在成长春看来,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首先要正确理解、阐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示范段内涵和江苏段的特点。他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与其他国家文化公园的区别在于长江作为“母亲河”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所具有的特征,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要充分彰显长江特色,凸显这两个核心要素,展现长江开放包容、浪漫自由、精勤内敛、家国天下、创新超越的特质。
国家文化公园的一个关键词是“国家”,是从国家层面打造文化形象、推进文化建设、传承优秀文化的“大手笔”。成长春认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彰显国家高度,放眼全国,同中存异,“把一整条长江放在心里”。做法上,综合考虑长江干流区域和长江经济带区域,综合参考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甚至黄河流域发展规划和“一带一路”建设,全国“一盘棋”,东西南北“一个面”,确保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质量推进。
“文化”是国家文化公园的另一个关键词。在成长春看来,体现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之一。要尊重文化内部规律、尊重历史文脉,集结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两湖文化、吴越文化、江淮文化等长江文化元素综合发展,让沿江3项世界文化遗产、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基础力量与主要能量。
长江文化,化作江南的历史涛声。在长江沿线的历史文化名城中,苏州无疑是引人注目的,拥有1项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周庄镇、千灯镇、锦溪镇、同里镇、黎里镇、震泽镇、甪直镇、木渎镇、东山镇、沙溪镇、凤凰镇、古里镇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比比皆是,具有得天独厚的“长江印记”。成长春以“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李庄古镇为例,细细道来国际级历史文化名镇是如何炼成的:李庄文物古迹众多,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民居、庙宇、殿堂等建筑的特点。镇上酒肆茶楼,商店林立,繁华热闹;保护留存了石板街道,两旁多为清代建筑,雕花门窗,古色古香。院落间有幽深的小巷。临江码头,有石板阶梯层层叠叠而上,具有浓厚的川南地方民族特色。古建筑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细,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东有江苏昆山的周庄,西有四川宜宾的李庄”,成长春认为,已有的优秀建设案例将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提供宝贵的借鉴。
长江奔腾,千百年来哺育滋养两岸人民,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成长春强调,“公园”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最终表现形式和落脚点,要充分体现公共性和人民性。文化的主体是人民,公园的主人是人民,要突出文化惠民,打造还江于民的融合发展空间。要高水平建设滨江生活生态空间,打造一批公共服务惠民工程,为市民提供运动、休闲、观景等亲水场所。要加大长江文化宣传普及,丰富公众参与形式,让长江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融入生活、惠及群众。
成长春畅想,未来,江苏长江沿线左右岸大道建成,拥有集“车行、轨道、慢行”于一体的复合交通走廊,四季花香、层层彩化的公共休闲空间和百里滨江画廊和长江文明传承展示长廊,使长江江苏段成为长江中最精彩的一段,突出示范性作用,提到长江就想到江苏、欣赏长江之美首选到江苏、研究长江文化必须到江苏、展示长江形象全国向往着江苏。
在如此广阔的范围内建设长江经济带,必须整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力量。“摸清家底,尽快开展江苏长江文化资源的全面调查和认定,摸清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文献等重要文化遗产底数,对濒危遗产遗迹遗存实施抢救性保护。”成长春还提出,继续完善江苏长江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大力保护长江江苏段戏曲、武术、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长江江苏段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和传承创新,积极牵头联合全流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目前,江苏还缺少专门的长江文化研究机构。成长春认为,应整合研究力量,牵头设立并召开国家长江文化发展论坛,挖掘、整理、盘活长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长江文化联盟成员单位,推动长江文化整体联动、协调发展,探索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新模式。利用国家社科基金、文保基金、艺术基金等资源设立长江文化研究系列课题,让长江沿线文化遗产“活起来”。实施长江文化研究工程,参与长江流域“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整合高校、文博院所、专业机构等力量,打造长江文化研究智库和传播交流中心。
当下,数字化越来越在文物保护重发挥重要作用。成长春认为,可以依托江苏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的全省文物信息化平台,建设长江文化资源数字化平台,实现跨部门的资源共享、数据互通,保证长江文物及其整体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联合长江流域文博单位,整合全线文物资源数据,借助云计算技术,推出“云游长江”项目,实现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线上实时展示,打造线上长江文化体验与呈现系统。
以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为主线,才能系统谋划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成长春看来,要强化保护传承,树立长江文化保护意识。严格落实保护为主、抢救为先,真实完整保护传承长江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考虑率先设立“长江文化保护日”,提高社会保护长江文化的意识。坚持活态传承,注重合理利用,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挥长江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让一江碧水成为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泉。
江苏是长江文化的富积区,坚持文旅融合,实现长江文化价值引领,有力推动着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着力打造‘水韵江苏’等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加大对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的投入和宣传力度,使之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长江文化盛典之一。推出长江下游唯一滨江游轮线路——‘长江传奇’等拳头产品。依托沿江板块在创意设计、现代演艺等领域优势,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等特色集聚区,加快培育文化产业集群,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谈及如何让千年文脉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成长春如数家珍。
在成长春看来,做好科学规划,才能率先完善长江文化特色标识。为此,江苏要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谋篇布局,规划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文化旅游带等一批标志性文化保护与传承项目、重点基础工程,在国内率先打造一批先行示范区;争取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总体规划编制中更多体现江苏元素,加快编制《江苏省长江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江苏段)保护规划》;完善长江文化特色标识体系,建设江苏长江文化遗产基础数据库和图谱,推进海丝遗址修缮等保护项目、越城遗址等地域文明探源项目,争取规划建设中国长江文化博览馆,打造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代表性的长江文明“大遗址”和长江文化风貌群。
“在江苏,长江与大运河、与海洋联为一体。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实践工作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彰显长江文化江苏特色。”成长春说,要充分考虑江苏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资源特色,和大运河文化带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淮河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省内外市场潜能,以沿线城市群(城市)、乡村、山脉、河流湖泊、地域特色文化(或文化保护区)等为核心吸引物,以综合性交通网络为支撑,形成以“山、水、文化历史、乡村、城市(群)、交通”为空间构成要素,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对接东西、联动南北的多层次、多元化格局。
聚焦江苏、开放共享,高品位、分片区、一体化打造江苏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展示体系,才能打造出“文化长江大美江苏”的整体映像。成长春认为,应该紧扣江苏文化特征、资源禀赋和发展趋势,布局江苏长江文化全方位体验区。把全省范围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体系,打造,使江苏成为展示、体验长江文化的最佳胜地。围绕“融合•创新•共享”主题,融合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淮河文化等流域文化,充分运用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旅游生态文化等资源,推动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使不同文化空间交融交汇成连续性统一体。
江苏沿江8个设区市是孕育形成长江文化的主要空间,也是长江文化带的关键区域。在成长春看来,以沿江八市为主,分别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主题区、专题区和展示区,是江苏深入挖掘长江文化中行之有效的手段。
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城市,为长江下游唯一跨江城市,南京长江大桥是其标志之一,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学之都”,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城市,各类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优势显著,文化价值重大,可在南京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主题区。
苏州作为人间天堂,常州作为中吴要辅、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无锡作为太湖明珠,三者同属吴语区,可联合打造吴文化专题展示区。
镇江、泰州、扬州分别作为水陆要津、咽喉据郡和运河第一城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地可联合打造津渡文化和运河文化专题展示区。
南通是万里长江入海口的城市,是近代第一城,其蕴含的近代工业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内涵,可在南通建设近代工业文化专题展示区。
“长江文化的研究还要与大运河文化、海洋文化、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等相结合。因此,在不沿江的苏北五市,可以建设长江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区。”成长春说。徐州作为两汉文化发源地,可重点打造“汉”文化,与“吴文化”共同展示江苏“吴风汉韵”的风采。连云港可与盐城、南通共同打造海洋文化体验区,还可与淮安共同演绎名著文化。宿迁作为“淮河文明之源,江苏文明之根,华夏文明之脉”既可单独打造淮河文化展示区,也可与江苏其他各地共同唱响“水韵江苏”品牌。
责编:翠果
责编:翠果
- 下一篇:共读长江与运河 第十二届江苏书展“新华书房”读书论坛成功举行
- 上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