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凤凰花开满路口,6月是毕业的时节。
这个毕业季,对2022届的沪上高校毕业生们注定特别。眼见着学生即将踏上社会,师长们也纷纷送上殷殷嘱托。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系主任梁志教授以“历史带给我们什么”为题,通过腾讯会议APP为历史学系2022届毕业生党员讲了一堂离校党课。演讲中,他带着同学们跳出当下看了几个问题。如今的节点在中国乃至世界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占据怎样的坐标?个人与社会组织乃至工作团队组织,应该呈现怎样的关系?如何从“文明”的角度,看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道、学习之道?同学们又应该用什么心态审视眼下的生活、审视自身?
梁志认为,从很多方面来讲,学习和研究历史都是他人生的一大幸事,这帮助人不断理顺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完善与他人的相处之道、审辨人性的光辉与幽暗。
值此毕业季,梁志重新以“历史(研究)带给我们什么”为题,将自己的心得以及想要对毕业生们说的话,在澎湃新闻予以整理编发。
以下为梁志分享的全文: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梁志。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供图“有组织”的成长世界历史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聚合过程。可能自13世纪马可·波罗时代起,至迟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世界便慢慢褪去了过去碎片化的模样,逐渐连为一体。此后几百年间,受到战争、疾病传播以及人口、技术、商品、思想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大大小小的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不断出现,而某些长期通行的规则和惯例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或成为国际法的一部分,或被纳入不断变化的国际秩序当中。这些国际范式需要各国共同遵守,也需要不同的组织和个人主动参与其中并予以维护。总之,当下的世界具有明显的“世界性”,“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
在这样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就我们身处的高等教育而言,同样进入了一个聚合的时代,“有组织的”教学和“有组织的”科研渐成常态。时下,找到“组织”几乎成为了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此,对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同学们来说,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将是一道“必答题”。
加入团队后总要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磨合与融入过程。至少在这段时间里,你很可能是处于一种“入不敷出”的状态。此时,倘若你看到的更多的是组织对你这一新个体的接纳与包容,而非对你个人利益的“挤压”与“吞噬”,那么就意味着你领悟到了个人与组织关系的真谛,做好了参加“团队作战”的必要心理和精神准备。组织所能给予个人的不仅仅是实际的利益,更有无形的价值,譬如荣誉、声望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组织的成长即个人的成长,反之亦然。也正因如此,我们并不需要时刻纠结于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因为从长远来看二者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善于学习、乐于分享、勇于包容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文明的形成是人类不断探索自身存续方式(不仅仅是谋求生存,更要防止被异化)与生产和再生产手段的过程。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包容的。不同文明的交往之道在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在于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5000余年,动力之一便是在自身生长的过程中时刻保持与其他文明的彼此倾听、交融互补,儒释道的论辩与调和、中学与西学的碰撞与融通即为鲜活的证明。
一种文明只有在不断与“他者”平等交往中互学互鉴才能持续丰富和完善自我,人与人的共处亦是如此。一个人应有看见自己闪光点的自信,更要有“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谦逊。横向上,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你的学习对象,只要你用心去发现他们的优长;纵向上,“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终生的劳作与事业。
在竞争态势白热化的今天,适者生存这一永恒法则被赋予了太多“争夺”的意味,以至于我们很多人丧失了分享的意愿与能力。不仅仅不能与自己的对手分享,甚至拒绝与团队成员分享,完全忘记了通过成就别人来成就自己、成就团队乃至于成就一个包含对手在内的共同体的可能性。本质上讲,我们所处的世界大部分情况下并非处于绝对的“零和”状态,我们完全可以有胆识和格局在适当的范围内将所得、机会与经验分享给他人,共同把“蛋糕”做大,甚至借此找到“化敌为友”的路径。
全世界70亿人,即70亿个独立的个体。个性是我们区别于他人的标识。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借由理解达至包容,进而实现共处。理解本身并非易事,需要换位与共情,需要大度宽容,需要“抓大放小”。而心平气和的包容则更难做到,极端情况下可能首先要改变自己,让渡利益,才能“求同存异”。但另一方面,没有个体之间相对意义上的和谐共处,便不会产生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组织”。没有坚强的“组织”,个人也就没有了成长的平台和空间。
梁志分享时的页面保持初心本性,平衡“慢与快”“清和浊”“静与噪”正如有历史学家所言,“人”才是历史研究的核心。历史研究者不应仅仅满足于帮助自己和阅读者增广见闻,更应该致力于展现历史上各类精英人物和本“没有历史的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进而在历史的长镜头下审辨人性的光辉与幽暗。而要做到这一切,历史学家要首先让自己成为一个“人”。换言之,历史研究需要很强的同理心,只有尽可能与历史人物移境共情,理解他们彼时的思想、决定和行为,才更有可能做出相对公允的评判。
同学们是经历了疫情考验的一届毕业生,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未来,即便遇到更大的困难,相信你们也能够沉着勇敢、处变不惊。与此同时,作为一位历史学习者和研究者,看过人类经历的各种悲欢离合、大起大落之后,我们应有意识地关注那些处境尚不如自己的人。“时代的一粒尘,落在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愿同学们常怀坚韧、悲悯之心,能够在逆境中站稳自己,向更加没有能力应对时代洪流的人伸出援手。反过来,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和稀缺资源日渐减少的当下,愿我们对于自己的一时得失,心境能如《庄子逍遥游》中所写那样:“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克敛欲望,不锱铢相较,永葆知足之心。
而在当下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如何找到个人成长的合适节奏?如何在“慢与快”“清和浊”“静与噪”中做出抉择?工作中我们常鼓励追求完美和效率,但在生活中却不能为一味的高速度所裹挟,在快中求慢是现代人不得不面临的课题。愿同学们,个人保持“清气”,远离“浊气”,保持“静雅”,远离“浮躁”。
责编:翠果
责编: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