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消费是经济的主拉动力,是当前推动经济运行回归正轨的重要发力点,促消费政策能出尽出。要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一是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对小型非营运二手车,8月1日起全面取消符合国五排放标准车的迁入限制,10月1日起汽车销售企业申请办理转移登记时实行单独签注管理、核发临时号牌。二是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车辆购置税应主要用于公路建设等,考虑当前实际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年底到期后延期问题。破除新能源汽车市场地方保护。三是完善汽车平行进口政策,有序发展汽车融资租赁,支持停车场等建设。政策实施预测今年增加汽车及相关消费大约2000亿元。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简称“中汽政研”)作为汽车行业智库,长期研究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消费政策。
破除限制,进一步活跃二手车市场
“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对小型非营运二手车,8月1日起全面取消符合国五排放标准车的迁入限制,10月1日起汽车销售企业申请办理转移登记时实行单独签注管理、核发临时号牌。”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二手车流通作为汽车全生命周期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在盘活汽车存量、拉动新车增量、促进汽车消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特别是近年来,在取消二手车限迁、降低二手车经销企业增值税、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国二手车流通环境明显改善,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达到1758.5万辆,同比增长22.6%,二手车交易量与新车销量之比达到0.7:1,二手车市场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
但与欧美日等成熟汽车市场国家相比,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仍不成熟,“散小弱”的个体户或经纪公司占据着市场主流,行业在品牌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等方面还有明显差距。特别是在经销企业注册登记、开票、交易等环节仍然面临一些痛点、难点问题,导致大部分二手车交易仍然以个人对个人或经纪名义开展经销业务,不仅造成税收流失,形成不公平竞争,而且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难以形成经营规模大、品牌知名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二手车经销企业。此外,部分地区仍存在二手车限迁的情况,阻碍了二手车交易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2020年3月31日,国常会提出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5月1日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2022年5月,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在全国范围取消对符合国五排放标准小型非营运二手车的迁入限制,完善二手车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备案和车辆交易登记管理规定”。此次国常会提出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并且就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等相关举措给出了明确的实施日期,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国家大力发展二手车的态度与决心。预计围绕便利二手车流通的具体措施将很快出台,二手车流通行业发展也将迎来新机遇。
加快研究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目前仍存在车辆成本偏高,供应安全风险加剧,关键核心技术仍需突破,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地方保护现象持续存在,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生态仍不完善等问题。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大变革时期,主要国家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力度,我国把握百年未有之机遇,继续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2014年9月1日起,为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实施创新驱动、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拉动国内市场需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我国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实施后有效降低了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对新能源汽车消费起到直接推动作用。因取得较好的预期成效,为继续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免税政策两次延续,并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实施提升和完善了免税车型需满足的技术要求。根据现行政策规定,免税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到期。
当前形势下,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成本竞争力依然不足。同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规模化、批量化生产效应尚未充分体现,售价仍明显高于传统汽柴油车;特别是近期受补贴退坡、芯片及电池原材料供应短缺涨价等影响,车企降本难度进一步加大;如2023年取消免税政策将导致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出现明显波动甚至大幅下滑。另一方面,新一代核心技术仍需突破,亟需税收政策对前沿技术领域给予支持和引导。为此,有必要继续实施新能源车辆购置税支持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平稳增长。本次国常会明确提出考虑当前实际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延期问题,将推动相关部门加快研究,综合考虑税收收入、产业发展等关键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方案,并尽快明确政策方案,更好地发挥政策对产业的引导作用。
此外,车辆购置税是特定目的税,根据《关于印发<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21〕50号)规定,车购税资金的支出范围包括:(一)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支出;(二)界河桥梁(隧道)、边境口岸汽车出入境运输管理设施、国家级口岸公路支出;(三)普通省道、农村公路支出;(四)综合交通运输支出;(五)重要内河水运支出;(六)重大自然灾害影响的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障支出;(七)交通运输智能化信息化支出;(八)国务院批准同意用于交通运输的其他支出。考虑到目前正在实施的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政策,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带来的购置税免税总额增长等因素,预计2022年车辆购置税税收收入将明显下滑。本次国常会提出车购税应主要用于公路建设,表明近期车辆购置税资金使用也将更加向公路建设倾斜,保证公路建设资金总体稳定,也便利汽车消费使用。
中汽政研长期支撑政府部门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财税支持政策,目前已针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开展多项前期研究工作,下一步将继续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政策方案研究制定工作,助力早日明确政策延续方案。
促进汽车更新消费,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汽车作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促进消费提质升级的有效举措,今年以来,已在多项重要政策中连续出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国办发〔2022〕9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22〕12号)都强调要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此次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强调了国家对汽车更新消费工作的重视,将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促进汽车更新消费对于保增长和稳消费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对于新车市场而言,无论是报废旧车还是转出旧车,老旧汽车淘汰更新均能直接拉动新车消费。据预测,今年全国约490万辆老旧汽车有待更新,按照新车平均售价15万元计算,这部分老旧汽车更新有望为今年带来7350亿元的消费拉动效果。对于二手车市场而言,部分老旧汽车仍有一定使用价值,会通过置换等方式流入二手车市场,也将有助于激发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潜力。取淘汰老旧汽车中的50%流入二手车市场,按照每辆二手车平均价格2.5万元计算,将为二手车市场带来约610亿元的消费量。
老旧汽车淘汰更新还有助于“双碳”目标实现。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国三及以下老旧乘用汽车存量约为4200万辆,整体体量较大,这些车辆在排放、油耗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劣势逐渐凸显。通过相关政策手段激励高排放老旧汽车置换更新,有助于改善环境,推动我国汽车行业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事实上,近期国内许多省市相继出台的汽车促消费政策已包含了促进汽车更新消费的相关内容。例如:湖北省于2021年9月1日至2021年底,开展“焕新出发,一路向前”乘用车以旧换新活动,湖北车主换新车最高可获5000元补贴;2022年4月,广东省出台新政显示,对报废或转出个人名下广东号牌旧车,同时在省内购买以旧换新推广车型新车并在省内上牌的最高给予单车10000元的补贴;2022年6月,北京市于2022年底前,对符合条件“以旧换新”购买新能源车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万元/台补贴。此外,重庆市、浙江温州、辽宁沈阳等国内多个省市也出台了促进汽车更新消费的相关政策。
可以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地方出台促进汽车更新消费的政策,通过补贴等其它方式促进老旧汽车淘汰更新,并更多地支持更新为新能源汽车,疫情期间被抑制的汽车消费有望得到充分释放。同时,按照经验,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期间,机动车报废量将会激增,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也需提前做好准备。此外,建议汽车生产企业根据各地出台的相关政策,积极开展企业自身的以旧换新或发放更新消费补贴等活动,加大消费者汽车更新消费意愿。
完善汽车进口政策,支持平行进口消费
2014年国务院部署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以来,汽车平行进口试点范围逐步扩大,进口量不断增长,进口车型日趋丰富,对打破进口汽车垄断、加快汽车流通体制创新发展、激发汽车市场活力、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商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汽车平行进口发展的意见》,经国务院批复的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在通过正式验收后,汽车整车年进口数量(海关统计)累计达到1000辆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在向商务部报备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开展汽车平行进口工作方案后,执行汽车平行进口相关政策。截至目前,全国29个整车进口口岸中已经有22个正在开展汽车平行进口业务。
但是,国六排放标准全面实施以来,由于平行进口汽车非授权的特殊性以及国内外标准差异、核心数据难以获取等原因,企业难以完成国六OBD试验、不便获得环保信息公开要求的污染控制技术信息等,导致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支持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地区开展平行进口业务,完善平行进口汽车环保信息公开制度”。此次再次明确完善平行进口政策,有助于尽快解决汽车平行进口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有助于全面扩大试点成效,但具体如何落地执行还有待进一步出台相关实施细则。
责编:翠果
责编: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