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
虽然每年6月都会出现一波“最难就业季”的感叹,但今年的就业形势确实是格外严峻。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约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再加上疫情影响之下部分企业缩招,千万毕业生初出茅庐就要面临激烈“厮杀”。
稳就业,无疑是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城市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而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就要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水平了。
最近两个月,上海、广州、南京、武汉、青岛、长沙等多个重点城市都出台了相关方案,从稳岗拓岗到创业保障,从住房落户到生活补贴,都提出了非常有针对性的措施,亮点满满。
-01-
稳岗拓岗:
合肥为小区招聘大学生“管家”
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最核心的就是提供数量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在这方面,各大城市的普遍做法是加大基层岗位的招聘力度,发挥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的引领作用,以及募集更多的见习岗位。
疫情当下,社区卫生等基层岗位的缺口依然很大,吸纳毕业生流向基层也算是双赢的举措。目前上海、武汉、合肥等多个城市,都提出了高校毕业生社区聘岗相关计划。比如合肥谋划为每个小区招聘一名大学毕业生,担任社区“小管家”。据了解,目前合肥全市约有4000个小区,这项举措一旦实施,将为毕业生创造至少4000个工作岗位。
广州、重庆、长沙、青岛等城市花样繁多,除了公共卫生领域之外,还将拓展司法、教育、民政、农业农村等领域的基层岗位。比如广州计划招聘基层劳动合同制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编制外司法行政人员;提供基层劳动合同制检察官助理和书记员、政府雇员岗位;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市属企业等设立更多科研助理岗位聘用应届高校毕业生。其中重庆、长沙明确这些基层岗位共将增加2000个左右,想来这对于疫情之下本就缩水的财政是个不小的压力。
除了拓展基层岗位之外,发挥国企的引领作用也是大城市的普遍做法。比如广州规定,全市国有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数量须达到职工总数的3%以上,总规模不少于1万人。武汉、青岛规定,全市国有企业新增岗位应拿出不低于60%比例用于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在重点城市中力度较大。
考公务员也是历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疫情之下或许是更多毕业生的第一选择。对此,武汉、长沙、济南、青岛等多个城市都明确表示,今年将保持机关事业单位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总体稳定。
除了稳定和扩充正式就业岗位之外,各大城市还在募集更多的见习岗位。比如青岛实施就业见习万岗募集计划,为每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至少1次就业见习机会;重庆支持企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等设立见习岗位,筹集岗位不低于11万个。合肥将就业见习对象扩大至毕业前6个月的高校毕业生,武汉鼓励引导离校2年以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见习并不意味着就建立了劳动关系,企业也不需要背负太承重的负担,与此同时就业者能够得到一定的补贴,也能够通过见习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因此,募集见习岗位这一项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可行性,是比较有效地缓解青年人失业的办法。”
-02-
灵活就业:
深圳等多市给予2/3社保补贴
除了普通的就业人员之外,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的支持也是各大城市应对最难就业季的重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左右。最难就业季压力下,灵活就业可能会成为不少毕业生或主动或无奈的选择。
各大城市对于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支持,主要是发放社保补贴和创造更多灵活就业岗位。
目前,各大城市都允许灵活就业人员自己缴纳社保,但每月上千元的支出实在是个不小的负担。对此,不少城市都对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予以补贴。比如深圳规定,毕业两年内的灵活就业毕业生,每月按当地社保最低缴纳标准的2/3予以补贴,累计最长可享受3年,北京、郑州、福州的标准与深圳基本相同。广州按每月800元给予补贴,累计最长不超过3年。
其他城市的力度要稍弱一些。比如武汉、长沙、天津、南京、苏州的补贴标准也是当地社保最低缴纳标准的2/3,但补贴年限不超过2年;上海的标准是最低缴纳标准的1/2,累计不超过2年;杭州每月补贴300元,累计不超过3年;西安养老保险补贴400元/月,医疗保险200元/月,年限不超过2年。
还有部分城市提出创造更多灵活就业岗位。比如青岛明确,要大力引进培育一批短视频分享、网络直播、移动出行等互联网平台企业,打造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网红品牌、培训带货达人,创造更多灵活就业岗位。
这与青岛的发展规划也是息息相关的。2020年,青岛喊出了“打造中国北方直播电商领先城市”的口号。近两年,青岛依托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港口海运等交通物流优势,以及雄厚的制造业优势,已经初步奠定了北方电商“重镇”的地位。但它的带货主播数量尚不过万,与杭州、上海等城市相差甚远。吸引高校毕业生进入这一领域,是个双赢的举措。
-03-
住房安居:
福州提供最长1年免费住宿
除了提供足够多的岗位之外,减轻毕业生的安居负担也非常关键,这不仅可以降低毕业生的求职压力和焦虑,也是城市揽才诚意的重要体现。
在住房方面,应届毕业生普遍面临的是租房难题,对此武汉等多个城市都提出了相关政策。武汉明确,毕业6年内的大专以上毕业生租住人才租赁房,按照不高于市场租金的70%缴纳租金,累计减免期限不超过3年。
此外,今年还有不少城市提出了求职毕业生可享7天免费住宿的政策。比如武汉,为有意愿来汉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最长7天的免费住宿,以及就业咨询、人才交流等服务。深圳、广州、成都、苏州、杭州、青岛、宁波、佛山等多个万亿城市,也都有相关规定。合肥、南京、济南等城市,为外地求职毕业生发放最高1000元一次性面试补贴。
福州的“手笔”令人惊叹,率先为求职、实习的毕业生提供最长1年的免费住宿。福州提出,毕业3年内有意在榕求职、创业和实习、见习的全日制高校外地生源毕业生,可申请最长不超过1年的免费住宿。福州之后,泉州也把毕业3年内有意在泉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人才储备,帮助联系3-12个月的就业见习,提供最长1年的见习免费住宿。
搜狐城市梳理发现,福州免费住宿的时限已经延长了两次。从2020年提供不超过1个月的免费住宿,到2021年提供3个月内的免费住宿,再到如今将免费住宿时长延长到一年,至今已有3500余位外地求职毕业生享受了该政策。
福州人社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该政策主要是为了切实帮助求职毕业生解决住宿方面遇到的燃眉之急,助力当地的人才引进工作。若毕业生找到了工作,房源就会让给其他更加有需要的求职者。“我们希望给他们提供一个动力,而不是消磨斗志。”工作人员说。
-04-
人才招揽:
武汉推出10万个以上“高薪优岗”
数量庞大的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中,有一部分处于“金字塔尖”的人才,是各大城市争抢的重点。为此,不少城市使出浑身解数,展开激烈争夺。
比如武汉明确提出,围绕“光芯屏端网”、网络安全、数字创意、人工智能等领域,每年推出10万个以上“高薪优岗”。从部分企业的招聘条件来看,其中许多岗位不仅起薪比一线城市还高,上限更是一线城市的两倍,诚意十足。
武汉是全国高教重镇,在校大学生加研究生约达130万,人才储备丰富。近年武汉不断推进“学子留汉”工程,已经连续5年保持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30万人以上,处于全国前列。每年10万个以上的“高薪优岗”,无疑将为武汉再添一枚砝码。
在生活安居方面,各大城市也是直接拿出真金白银予以补助。比如深圳,对新引进博士的人才生活补贴标准为10万元/人,杭州的标准是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10万元,苏州对双一流高校的本科生、应届硕士生、应届博士生连续两年分别给予2万元、3万元和4万元,这些都是非常财大气粗的城市了。
此外,一线城市还开始降低落户门槛了。今年6月,上海提出世界前50名院校留学生可直接落户,引发多方关注。不过,这一针对留学生的落户政策与数量庞大的应届毕业生并无太大关系,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刚看来,此举主要在于“向世界表明上海继续开放的坚定决心”。
总体来看,无论是稳岗扩岗,还是住房安居,亦或是各种补贴,这些举措对于解决就业问题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最难毕业季,对各大城市来说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就看谁能抓得住了。
参考资料:
[1] 各市政府官网、人社局网站
[2] 多地新政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21世纪经济报道
责编:三木
责编:三木
- 下一篇:王蒙徽当选中共湖北省委书记
- 上一篇:李鸿忠当选中共天津市委书记